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了中国法治实践历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问题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呈现为法治思想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创立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为研究范式,本书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成脉络、鲜明特色、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科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阐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作了精准提炼,彰显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引领法学界和理论界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展开研究。
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法治中国已经成为中华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实践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辉煌。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拓展版、创新版,建设法治中国是建成中国式法治强国的必由之路。
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关联,聚焦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策略、总目标总抓手、总体布局、重大任务、历史性成就和未来愿景等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论证,向读者释明了法治中国及相关核心概念、重大命题和建设实践所蕴含的政理、法理、哲理。
现代化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与结果样态。法治既是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又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人类文明浩荡的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立基中国国情和实践、融汇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创造了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和交汇点。
本书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范式,以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追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追问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样态的法理依据,洞察法治文明和数字文明的互生互动,洞见未来法治对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和中国自主法治话语体系的前瞻引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画卷得以徐徐展于读者眼前。
宪法、民主和人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支点。其中,“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国家根本法,是立国安邦、治国安邦、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民主”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形态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权”是人作为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是全体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本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模式和价值,新时代人权法理、人权道路、新兴人权形态,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中国式政治文明,展现了观察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实践、政治文明的新视窗、新境界。
法理是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法理研究是新时代中国法学的理论研究的新场域和理论创新的新增长点。法理研究的兴起,有力推动了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的深层贯通、法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广泛互动。
作者是“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对法理概念、法理思维、法理方法论等作出开创性探索,提出“法教义学的出路在法理”“法社科学(社科法学)的本原是法理”等重要理论命题,推动法教义学、法社科学、法理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衔接与融通,催生了公法、私法、经济法、环境法、国际法、法律史等领域的法理研究热潮,开辟了以法理解读中华法系、阐释法治实践、重构法学知识体系的新思路。